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55句精选句子

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55句精选句子

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1、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2、A.订婚时的“下茶”  B.结婚时的“定茶”

3、说完,术士将秘方和一斤炼好的白金给了范仲淹,然后就去世了。十几年后,范仲淹当了官,他命人找到术士儿子,对他说:“你父亲曾经给我一个秘方,那时你还小,我没有把秘方给你。现在你长大了,我把秘方还给你。”说完,范仲淹拿出了当年的秘方和白金,都封存得好好的,从术士托付给范仲淹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再动过。(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4、有一次,他出外学习,住在一家旅馆里。正好遇到一个准备进京赶考的书生,也住在那里。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经常在一起谈论古今,讨论学问,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这位书生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勉连忙为他请来郎中,并且按照郎中的吩咐帮他煎药,照看着他按时服药。一连好多天,李勉都细心照顾着病人的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书生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地恶化下去了。看着日渐虚弱的朋友,李勉非常着急,经常到附近的百姓家里寻找民间药方,并且常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挖药店里买不到的草药。一天傍晚,李勉挖药回来,先到朋友的房间,看见书生气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阵欢喜,关切地凑到床前问:“哥哥,感觉可好一些?”书生说:“我想,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回光返照,临终前兄弟还有一事相求。”

5、发生在古徐国的“季札挂剑”是中国典籍中最早记载的诚信故事之其影响深远,季札也成为讲诚信、守承诺的典范人物

6、  A.《孟子》  B.《老子》  C.《论语》  D.《尚书》(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7、D.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8、  C.使人交往正常化  D.指导人们如何射乡食飨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下诗文能反映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思想的有(C)

10、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的议论。他们不相信这时真的,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11、  C.生、宾、婚、丧  D.生、冠、宾、丧

12、吴国宗室季札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相谈甚欢。徐君对季札的宝剑十分赞许,季札心中暗许:出使归来,当赠予知己宝剑。然而,人有旦夕祸福,等季札归来,徐君已经去世。季札伤痛之余,把宝剑赠予徐国继位的国君,对方不敢受。随从也加以阻止,季札说:“我早在心中允诺赠剑与徐君,必须兑现承诺。因为爱惜宝剑就埋没良心,非廉洁之人所为。”最后,季札把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慨然而去。

13、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奸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

14、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C)

15、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16、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

17、A.孔子  B.韩愈  C.老子  D.欧阳修

18、后来,钟子期不幸病逝,俞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能懂自己的琴声。于是,他忍痛弹奏着最后一曲,曲终绝弦,永生再不弹琴。

19、孔子门徒众多,但他最得意的弟子只有一位,《雍也》也对孔子的这位弟子有过如下描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位弟子是:(B)

20、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2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A)的名言。

2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她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23、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24、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25、A.绕三灵  B.三月街  C.红山本主会  D.庙会

26、C.苏轼、姜夔、秦观  D.欧阳修、柳永、黄庭坚

27、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8、  B.《诗》《书》《礼》《乐》《易》《春秋》

29、A.初演的两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30、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31、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学而优则仕。

32、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3、众臣一见国君要冒雨出门,都有上前去劝阻。这个说:“天下这么大的雨,怎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无法打猎练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众臣中有一个自告奋勇的人说:“那好,我马上去。”

34、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为官清廉信义为先,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他做并州太守时,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整顿吏治,平反许多冤假错案,有功于民,因此百姓一直感念他的恩义,敬仰他的为人。郭汲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都夹道欢迎。

35、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6、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7、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38、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样办呢?仆人推荐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

39、信守承诺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遵守诺言和契约,反对违背诺言的行为。诚恳待人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真实不骗人,反对虚伪和欺骗。

40、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样办呢?仆人推荐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

41、《论语》中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政必须(D)

42、C.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3、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一分也没少。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44、A.“弄瓦之喜”指生了男孩  B.“椿萱并茂”指夫妻和睦

45、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46、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47、A.《鵩鸟赋》  B.《湘夫人》  C.《洛神赋》  D.《高唐赋》

48、李勉年少时很贫困,一次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忽然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李勉对他竭力照顾,他在临死前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请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

49、 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中的“四大”是指(B)

50、诚信的操守不可能凭空而来,而是得益于良好家风的熏陶。司马光在书信中曾讲过一件对他影响深远的家教故事——司马光五六岁时,想吃青胡桃却不会剥,有婢女帮他用热水将皮烫脱,司马光的姐姐好奇地问他是谁剥的皮,司马光却说是自己,此言刚好被其父听到,他立即严厉训斥道:“小子怎能说谎骗人呢?”司马光感叹,此事让他刻骨铭心,从此他终生不敢谩语。

51、《史记·三十世家·吴太伯世家》记载,一次季札出使中原,路过徐国,这是一个小国,位于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徐国的君主很喜欢季札的佩剑,很想得到,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52、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53、①无中生有  ②破釜沉舟  ③隔岸观火  ④笑里藏刀

54、“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我国历史上是由谁提出的?(A)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晓慧文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