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101句精选句子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101句精选句子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2、选项:A:克己复礼B:爱人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3、由以上讨论可以推知,是非的含义等同于善恶,无是无非的含义等同于无善无恶。事实上,主要是出于取自《孟子》“是非之心”等的缘故,阳明在解释良知时才频繁使用“是非”的说法,而相对较少使用“善恶”的说法。此外,阳明和王畿说的知是知非,不仅仅是对是非的判断,而且必然会在行动中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是是非非”或许更能表达其完整内涵。

4、《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5、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6、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7、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

8、从上根不应排斥刻意、执着地做工夫,可以进一步确认,好善恶恶才是上根所用的无善无恶工夫的根本含义之所在。好善恶恶是无善无恶含义的根本,这也是保证无善无恶代表的为学进路,乃至整个四句教揭示的为学工夫无弊病的关键。后世对四句教意旨理解的偏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认识到唯有好善恶恶,而非不刻意、不执着,才是无善无恶,乃至整个四句教的根本。

9、接下来王畿说的“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进一步以未发本体之无善,来解释已发感应之所以无善的根本原因。其思路是,因为本体粹然至善,所以毫无疑问是没有恶的,既然没有恶,那么也就没有与之相对的善。既然本体是无善的,那么已发之感应上也应该是无善的,因为体与用无疑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10、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

11、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选项:A:天人合一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人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天人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12、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13、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14、王畿曾提及,天泉证道之后,阳明在严滩问答之际说过:“良知知是知非,其实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70页)。王畿自己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如:“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64页)。阳明以是非解释良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处所说难道对以是非解释良知的既有思路作出了否定吗?从字面意思来看,阳明确实是以无是无非来否定知是知非,知是知非的含义已经被无是无非的含义所取代。

15、  为方便阅读以下文献,先列出王畿、钱德洪的字、号等信息:王畿,字汝中,号龙溪,以号行,学者称龙溪先生;钱德洪,本名宽,字德洪,以字行,改字洪甫,号绪山,学者称绪山先生。

16、选项:A:价值世界B:思辨世界C:道德世界D:宗教世界答案:(价值世界;道德世界)

17、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

18、  ⑤另一版本的《坛经·悟法传衣第一》亦有此语(参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普慧大藏经刊行会1944年校印,第7页)。

19、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

20、选项:A:《周易.震》B:《周易.艮》C:《周易.贲》答案:(《周易.贲》)

21、由上可知,无善无恶指的是完全出于良知地好善恶恶,或说好善恶恶却不刻意、不执着。2重要的是,构成其语义的好善恶恶和不刻意、不执着这两个方面的分量并不等同。尽管无善无恶在表述上突出的是不刻意、不执着,并且不刻意、不执着确实构成其显著特征,然而唯有在意念已经能完全出于良知之动力以好善恶恶的情况下,才可以强调不刻意、不执着。如果意念尚且受到私欲牵累,必须有所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那此时就不能强调不刻意、不执着。由此说明,相比于不刻意、不执着,意念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才是无善无恶语义的重点。吴震先生便已指出这一点:“良知的‘发用’在特征上是‘自然’的,然在本性上则是一种‘好善恶恶’的能力;‘好恶’能力虽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取决于良知本体,是决定‘良知本无知’之所以能转向‘无知无不知’的依据。”(吴震,第196页)

22、问题: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选项: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D:个人主义答案:(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

23、多选题: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选项:A:重视民意B:敬天爱民C:民为邦本D:革命思想答案:(重视民意;敬天爱民;民为邦本;革命思想)

24、  与前面三种文献相比,学术界对于《钱绪山行状》的关注度要低得多。这里,我们试图探讨:其《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并非王阳明的亲笔,亦难以确证就是另两位当事人王畿、钱德洪的亲笔;其《天泉证道纪》有可能是弟子据王畿之意所撰。有鉴于此,王畿为钱德洪亲笔写的此一《行状》,其史料价值理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25、复制您需要查找答案的题目到题海无涯哦小程序,即可得到问题详解

26、问题: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选项: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答案:(性相近)

27、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

28、选项:A:概念B:定义C:论证D:自我修养答案:(自我修养)

29、诚然,阳明的表述是不够准确的,他这句话引起误解的原因是,无是无非和无善无恶一样,字面意思不能涵盖其实质含义。他不过是为了指出知是知非不是刻意、执着为之的结果,而是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因为完全出于良知固有的能力,所以不必刻意、执着。因为不必刻意、执着,所以称为无是无非。阳明这一说法强调的,不过是良知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而已。原本,唯其本有知是知非的能力,所以在意念上才不必刻意、执着。然而,其所谓无是无非字面上却仅仅突出不刻意、不执着之无这一衍生含义,反而把知是知非这一根本含义遗漏了。这一表述引发知是知非被无是无非所否定的误解,也就不奇怪了。

30、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31、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32、判断题: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选项:A:错B:对答案:(错)

33、儒家的心性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突出,从孔子开始,历经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一直到陆九渊都备受关注,到了阳明更是将“心”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建立了其庞大的心学体系。

34、其实,阳明平时也明确指出过,为善去恶的格物工夫是通贯上下的普遍工夫。如他说:“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全集》卷第86页)另外,他还说过:“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全集》卷第39页)。这里看似圣人不必做格物工夫,圣人以下才有必要。不过显然这里格物的意思是指去私欲之蔽,而不是说圣人不必为善去恶。

35、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 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qìng)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36、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不可收拾;而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

37、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

38、综上,中下面临的是第二句所说的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好善恶恶的条件,因而首先依照最后两句指示的良知本体和格物工夫刻意、执着地循序实践,亦即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最终可以达到第一句所说的彻悟和确信。其所悟所信之事,乃是良知自然就有的时时处处达到好善恶恶的能力。上根则首先依照第一句彻悟并坚信本体,而后依照最后两句指示的良知本体和格物工夫实践。尽管上根原本不必刻意、执着,便能达到为善去恶的要求,然而他们却也应当不排除刻意、执着。总之,四句教中的四句话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正所谓“此四句,中人上下无不接着”不同人的主要差别,在入手处不同,而不在各自依照的是完全不同的工夫。两者所用的工夫,是交叉、重叠的关系。

39、问题:王阳明的四句教是:选项: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B: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C: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D: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0、在发用上说本体、离发用则无本体,是阳明学的基本立场。如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全集》卷第123页)与阳明的这一思路一致,明莹无滞虽然是对心体的状态的描述,但却不是直接在心体上说的,而是在其不断发出的对事物好恶的意念上说的。唯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在“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之后,阳明马上又说“原是个未发之中”的含义。根据阳明在用上说体的思路,此处说的未发之中,正是就发而皆中节之和来说的,亦即是就明莹无滞代表的好恶完全出于良知,不作好恶来说的。基于此发而皆中节之和,可以进而推断其对应的是未发之中。亦即此已发,乃是没有被私欲隔断的本体所发之念。

41、王畿曾提及,天泉证道之后,阳明在严滩问答之际说过:“良知知是知非,其实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70页)。王畿自己也多次说过类似的话,如:“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王畿集》卷第464页)。阳明以是非解释良知,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处所说难道对以是非解释良知的既有思路作出了否定吗?从字面意思来看,阳明确实是以无是无非来否定知是知非,知是知非的含义已经被无是无非的含义所取代。

42、徐爱说:“就像侍奉父母的孝心,辅佐君主的忠心,结交朋友的诚心,治理百姓的仁心,这里边有许多道理存在,恐怕不能不去仔细研究。”

43、王畿将有无归结为动静的思路,也与阳明不同。阳明认为:“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全集》卷第202页)静与动的区别在是否合于本体的准则。有与无的区别则在是否包含刻意、执着。动静与有无所属问题领域本就不同,不可等同视之。阳明认为有善有恶是“有心之私”,因而属于动,是针对已达致道德境界之后,心体可以自然发用的较高阶段而言的。在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却是必要且有效的工夫,因而属于静。王畿将有善有恶完全归入动的范围,表明他没有看到其在初学阶段具有的积极作用。

44、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45、“无善可名”,是王畿解释将完全出于良知以好善恶恶称为无善无恶的直接原因。这一解释是王畿自己的理解,而与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解释未免有所偏离。“无善可名”是承接“其机自不容已”而来,意思是意念尽管好善恶恶了,然而却因为并不是人为的刻意、执着所致,所以也称不上是善。这个解释着眼于已发之感应,和阳明“不曾好恶一般”的着眼点是一致的。不过,阳明明确表示“循理便是善”(《全集》卷第34页),由于无善无恶也是循理的,因而无善无恶并非无善可名。在这一点上,王畿与阳明的理解之间,出现了分歧。

46、3有关《传习录》卷上“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的详细讨论,笔者已撰成《王阳明“无善无恶”解义及辩证——围绕〈传习录〉“侃去花间草”章的讨论》一文。天泉证道时,阳明对两种为学进路平等视之,而在“侃去花间草”章中,阳明之所以对有善有恶的为学进路采取否定态度,原因是作为其主要对话者的薛侃已达到较高阶段,不再适用初学阶段有善有恶的为学进路。

47、智慧树答案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单元期末见面课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48、6《传习录》与《王阳明年谱》均以记录阳明的言行为目的,且两书也记录了王畿对“有”与“无”关系的理解,因王畿的基本主张已得到表达,故两书不再详细记录他对自身主张的论证,应当是符合情理的。

49、多选题: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选项:A:自然义B:道德义C:神性义D:宗教义答案:(自然义;道德义;神性义)

50、单选题:“心外无物”的“物”是指:选项:A: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B:天C:原子D:事答案:(事)

51、由上可知,无善无恶指的是完全出于良知地好善恶恶,或说好善恶恶却不刻意、不执着。2重要的是,构成其语义的好善恶恶和不刻意、不执着这两个方面的分量并不等同。尽管无善无恶在表述上突出的是不刻意、不执着,并且不刻意、不执着确实构成其显著特征,然而唯有在意念已经能完全出于良知之动力以好善恶恶的情况下,才可以强调不刻意、不执着。如果意念尚且受到私欲牵累,必须有所刻意、执着,才能做到好善恶恶,那此时就不能强调不刻意、不执着。由此说明,相比于不刻意、不执着,意念根据良知以好善恶恶,才是无善无恶语义的重点。吴震先生便已指出这一点:“良知的‘发用’在特征上是‘自然’的,然在本性上则是一种‘好善恶恶’的能力;‘好恶’能力虽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取决于良知本体,是决定‘良知本无知’之所以能转向‘无知无不知’的依据。”(吴震,第196页)

52、问题:实践理性包括( )选项:A:经世致用B:身体力行C:经验理性D:纯粹理性答案:(经世致用,身体力行,经验理性)

53、多选题: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选项:A:存省良知B:悟得良知C:完成良知D:运用良知答案:(存省良知;悟得良知;完成良知;运用良知)

54、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

55、问题: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选项: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答案:(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56、我这里接人,原有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

57、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选项: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58、选项:A:内省B:格物C:齐家D:反躬答案:(内省;反躬)

59、选项:A:《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B: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C: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D:《中庸》,“肫肫其仁”。答案:(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中庸》,“肫肫其仁”。)

60、提问者这么说也没错,是有利根之人。阳明先生生前和他俩弟子有过对答。王機认为这四句话应该是:“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意思就是,既然人的本心没有善恶区别,那么按逻辑推理来说,人的意念也就没有善恶区别,人的良知也是无善无恶的,意念所及之物也同样没有善恶区别。

6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62、问题:礼教的核心是:( )选项: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答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63、无善无恶以及整个四句教是理解阳明思想的一大关键。历史上对其有诸多误解。造成误解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思考。第阳明使用的无善无恶一语,未能在字面上表达出其好善恶恶的根本含义,导致其语意重点落在不刻意、不执着这一衍生的次要含义上。第解读者将无善无恶引向未发之本体。这两种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后人否定已发之好善恶恶及其工夫。前一原因,虽然是解释者未能细心体究使然,但是阳明自己在言辞表达方面恐也有责任;后一原因,虽可能由语言歧义引起,如四句教第一句直接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但主要还是由包括阳明门人在内的学者在解读过程中的偏差造成的。王畿作为天泉证道的当事人和阳明晚年门下首屈一指的高足,其对四句教的理解已经在离合之间。后世理解的偏离,乃至阳明意旨的隐晦、流弊丛生,由此也就不难想见了。

64、选项:A:敬天爱民B:民为邦本C:革命思想D:重视民意答案:(敬天爱民;民为邦本;革命思想;重视民意)

65、  四句教素称王门一大公案。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哲学d性问题颇受非议,既有与告子相联系者,而更多的则是联系到《坛经》。

66、选项:A: 具体的说辞B: 现实的出发点C:普遍的道理D: 难以达到的目标答案:( 具体的说辞; 现实的出发点;普遍的道理; 难以达到的目标)

67、  《讣告同门》点出“天泉桥”,《复周罗山》、《复杨斛山》点出“无善无恶心之体”,可以确证钱德洪为四句教及天泉证道之当事人的身份。

68、综上,王畿在对无善无恶内涵的理解上和阳明是一致的。他无善无恶不能称为善的观点,则直接违背了阳明将无善无恶称为善的观点。在无善无恶何以得名这一问题上,他的解释也与阳明不同。这一差异反映出,他虽然赞同并宣扬阳明在发用上谈本体、离发用无本体的主张,但他有关工夫之无的一些表述却不免落在未发之本体上讲,与阳明在已发之意念上讲的观点发生偏离。另外,他虽然敏锐注意到四句教中蕴含两条为学进路,但又认为唯有其中的四无才是究竟。至于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工夫的本体动力和积极作用,他都没有看到。他对四无的推崇和对四有的贬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将无善无恶引向本体上讲的倾向,都影响了后世对阳明四句教意旨的准确理解。7

69、王畿的一个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阳明的意旨。他说:“良知知是知非,原是无是无非,正发真是真非之义,非以为从无是无非中来。以标末视之,使天下胥至於惛惛懂懂也……譬诸日月之往来,自然往来,即是无往无来,若谓有个无往无来之体,则日月有停轮,非往来生明之旨矣。”(《王畿集》卷第242页)既然日月的自然往来就已经是无往无来,而非在自然往来之外另有无往无来,那么同样地,人的自然是非就已经是无是无非,而不是在自然是非之外另有无是无非。亦即无是无非就是指不刻意、不执着而自然能知是知非。王畿正是在发用上理解无是无非,而不是将其理解为离开发用的本体。他在此主要反驳的是,以离用求体的思维来理解阳明之语前后两部分的做法。他认为不能把无是无非视为根本,知是知非视为末节,因为这种理解割裂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无是无非就在知是知非当中而不在其外,是对知是知非的限定而非否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知是知非,亦即并无刻意、执着的知是知非。

70、多选题:实践理性包括()选项:A:身体力行B:纯粹理性C:经世致用D:经验理性答案:(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经验理性)

71、5纵观东明对无善无恶的诸多诠释,可知他对阳明的意旨不乏深入的体贴。然而如果追问东明,他所谓“感动之善”究竟何指的话,则会发现他的主张和阳明并不相同。他不仅以发善念、行善事等为“感动之善”,而且认为这些善念善行足以遮蔽心体。就阳明的立场来说,东明未免忽略了心体具有的时时好善恶恶的能力,夸大了善念留滞心体、障蔽心体的负面作用,以至于否定了善念本身。实际上,阳明试图借助无善无恶一语中的“无”表达的,不是连善念也一并否定,而是否定对好善恶恶的刻意、执着。之所以有可能和有必要否定对好善恶恶的刻意、执着,都是因为心体固有好善恶恶的能力。当然,无善无恶一语未能直观地表达出其真正反对的不是善念,而是以刻意、执着的方式达到善念。这一表述形式上的弊病,在对阳明意旨多有善解的东明的误解中,直接显露出来。

72、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这里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一理。

73、嘉靖六年(1527)九月,即将出征思、田(今广西)的王阳明,在越城(今绍兴)天泉桥上与弟子王畿、钱德洪进行了一场著名对话,史称“天泉证道”。这场对话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它围绕引人瞩目的“四句教”展开。四句教内容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据《传习录》和《王阳明年谱》记载,阳明给予了四句教极高的评价,认为:“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以此自修,直跻圣位;以此接人,更无差失”。

74、先生感叹地说:“世人被这种观点蒙蔽很久了,一两句话怎么能说得明白呢?现仅就你的问题来谈一谈。比如侍奉父母,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得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从君主那里求得忠的道理;交友、治理百姓,不是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在各自心中。心即理,没有被私欲迷惑的心,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强加一点一滴。以这颗纯洁无私的心去做任何事都是天理,事父便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治民则仁。所以只要在心上修习,去私欲、存天理就行了。”

7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76、  此与龙溪《天泉证道记》同一事,而言之不同如此。蕺山先师尝疑阳明《天泉》之言与平时不同。平时每言:“至善是心之本体。”又曰:“至善只是尽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又曰:“良知即天理。”《录》中言“天理”二字,不一而足,有时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亦未尝径说“无善无恶是心体”。今观先生所记,而四有之论,仍是以至善无恶为心,即四有四句亦是绪山之言,非阳明立以为教法也。今据《天泉》所记,以无善无恶议阳明者,盍亦有考于先生之记乎?(7)(P332-333)

77、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

78、解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79、选项:A: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80、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 )

81、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

82、阳明后学中的一些学者在解释无善无恶之际,对阳明在发用上说无善无恶的思路,有明确的认识。如北方王门的杨东明,便认为阳明提出的无善无恶,指的是已发之感应上的善:“文成所云‘无善无恶’者,正指感动之善而言”(《明儒学案》卷第760页)。东明看到了阳明所说无善无恶是指“感动之善”,这一点在晚明时代学者纷纷从未发之性或本体角度理解四句教之无善无恶的氛围中可谓独树一帜。5又如素有“江有何、黄”之称的另一人何廷仁,也是从已发之感应角度解释四句教前两句内涵的。他说:“师称无善无恶者,指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天然至善之体也。心之应感谓之意,有善有恶,物而不化,著于有矣,故曰‘意之动’。”(《明儒学案》卷第523页)廷仁对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的解释,都立足于心的感应作用来谈,并进而认为“应感无迹,过而不留”,就是“天然至善之体”,亦即心体。

83、问题: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选项:A:民为邦本B:重视民意C:敬天爱民D:革命思想答案:(民为邦本,重视民意,敬天爱民,革命思想)

84、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85、然而,与阳明对四句教的自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四句教在后世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质疑者如刘宗周,怀疑四句教并非出自阳明,而是出自王畿。刘氏认为:“愚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明儒学案·师说》,第16页)批评者如顾宪成,认为,无善无恶和为善去恶是矛盾的:“夫既无善无恶矣,且得为善去恶乎?夫既为善去恶矣,且得无善无恶乎?”(《东林会约》,见《顾端文公遗书》,第8页)并认为,主张无善无恶,必然导致颠倒是非、混淆善恶的严重后果。他将其后果概括为“夷善为恶,销有为无”(《小心斋札记》卷见同上,第7页)以及“何善非恶?……何恶非善?”(《明儒学案》卷第746页)

86、单选题: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选项:A:认识之心B:羞恶之心C:审美之心D:是非之心答案:(是非之心)

87、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

88、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

89、选项:A:以民为贵B:以仁为本C:以人为尊答案:(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以人为尊)

90、问题:“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选项:A:天空B:自然界C:上帝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答案:(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91、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92、对四句教,阳明认为“此是彻上彻下语”其意思不是说第一句仅仅针对上根人,后三句仅仅针对中根以下人,四句加起来涵盖了所有人的情形,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而是说,四句既适合上根,也适合中下,四句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以无善无恶为核心的四无之进路,不仅没有否定以有善有恶为核心的四有之进路,而且作为无善无恶根本含义的好善恶恶,也保证了其和四有的进路一样,可以免于落入工夫的虚无。

93、  《天泉证道纪》当是徐阶撰写王畿传记最重要的依据。徐阶有《世经堂集》传世,现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9—80册;经查,这篇传记未被收录。本文乃从《王畿集》附录四《传铭祭文》,辑出《龙溪王先生传》。

94、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5、综上,王畿在对无善无恶内涵的理解上和阳明是一致的。他无善无恶不能称为善的观点,则直接违背了阳明将无善无恶称为善的观点。在无善无恶何以得名这一问题上,他的解释也与阳明不同。这一差异反映出,他虽然赞同并宣扬阳明在发用上谈本体、离发用无本体的主张,但他有关工夫之无的一些表述却不免落在未发之本体上讲,与阳明在已发之意念上讲的观点发生偏离。另外,他虽然敏锐注意到四句教中蕴含两条为学进路,但又认为唯有其中的四无才是究竟。至于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工夫的本体动力和积极作用,他都没有看到。他对四无的推崇和对四有的贬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将无善无恶引向本体上讲的倾向,都影响了后世对阳明四句教意旨的准确理解。

96、问题: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选项:A:无善无恶心之体B:有善有恶意之动C:知善知恶是良知D:为善去恶是格物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7、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98、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99、首先,就阳明对德洪的告诫来说,中下应该努力达到不必刻意、执着而能完全依靠本体之动力的阶段。重要的是,阳明断言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指出两种不同为学进路,“及其成功一也”。这一说法可见,两种进路没有高下之分。阳明最后将上根与中下的区分归结为不同性格,如王畿之“明朗”和德洪之“沉毅”之别。这正说明上根与中下的分别不是高下之分,而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正因为各有长短,所以才有必要相互取益。“上乘兼修中下”,中下“进此一格”,无非是相互取益的具体实施方法。相互取益的必要,也正表现了两种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

100、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晓慧文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