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尽孝的名言有哪些36句精选句子

孔子尽孝的名言有哪些36句精选句子

孔子尽孝的名言有哪些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孔子尽孝的名言有哪些)。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6、颜渊对孔子的问题“仁者若何”的回答是:“仁者自爱”。这句话不能理解为仁者的孤芳自赏或自我保全,而应该这样理解:所谓“自爱”的“自”不仅指向自己,也指向他者。在儒学的语境里,不存在与他人无关的、原子式的自我。他者的关怀和自我的关怀均包容在“自爱”之内。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如果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其境界不可能达到君子或圣人的地步。

7、卫石碏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齐晏婴曰:“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尽孝的名言有哪些)。

8、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处:礼记

9、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3、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14、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15、一些儒学研究专家着力阐释孔子儒学中的主体性原则,把“个体(主体)的发现”作为孔子儒学的主旨。这样的解释有几个益处,一是可以和西方现代哲学对话,二是可以与当下社会的主体性精神需求结合起来,阐发孔子儒学的当代意义。但是,这一解释立场明显受到西方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反省的解释学立场。当我们在抬高孔子儒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贬低了儒学的特殊性价值,有把儒学等同于西方主体性哲学之嫌。现在应该是重估孔子儒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这个解释学视野的时候了。从他者哲学的视角来领会孔子儒学的内涵也许可以廓清一些认识上的迷雾。

16、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者:孔子

18、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0、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和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

2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2、而且从实际的行为实例来看,自古懂孝的人都是内心善良,为人忠义之士。

23、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24、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25、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26、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7、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28、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兄弟姐妹有信。——孟子

29、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30、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务必有明确的去处。”

31、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处:动报亲恩篇

32、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33、首孝弟,次谨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作者:(法)司汤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晓慧文案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